东山岛保卫战:揭秘我军海防战线上的经典一仗
原创 中国军视网 中国军视网 收录于话题#讲武堂4个
勇者无畏、无坚不摧,
他们打出了海防战线的经典一仗,
取得了海岛防御作战的宝贵经验。
赤胆忠心,奋勇反击,
他们是挫败台湾国民党军队袭扰窜犯的勇士,
打破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梦想。
本期《讲武堂》为您讲述
《乘风破浪》之《东山岛保卫战》
↓↓↓
点击观看本期导视
1953年7月,国民党军金门防卫司令胡琏率部一万多人,对位于福建和广东两省交界处的东山岛突然发起进攻。国民党军为什么要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前偷袭东山岛?人民解放军又将如何迎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追忆那场人民解放军在海防战线上打出的经典一仗--东山岛保卫战。
【主要经过】
福建省第二大岛东山岛,地处闽粤交界,与金门隔海相距74海里,头朝大陆,尾对西南,形状酷似一只两翼张扬、翩翩欲飞的蝴蝶,故称蝶岛。其东海岸开阔绵长,为极佳的登陆场所。
1953年7月15日晚,胡链率国民党军1.3万余人分乘舰艇10余艘悄然启航,为不让解放军过早发现自己的作战企图,胡琏率舰队先是向南开进,做出“驶航台湾”的假象,然后突然北折,悄无声息地向东山岛逼近。但胡琏的异常动向并没有逃过人民解放军的观察哨所。很快,福建军区获悉:国民党军有向东山岛登陆窜犯之可能。第31军接电后,将情况迅速通报了各部队,并令各部队按作战预案立即进入临战状态,驻守漳浦的第272团奉命前出至旧镇,准备实施机动增援。
7月16日拂晓,在空军掩护下,胡琏率部突袭我福建沿海东山岛,企图围歼我守岛部队,占领该岛,东山岛保卫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我前沿警戒分队顽强阻击敌人,首先依托滩头阵地大量歼灭敌人,尔后逐步后撤,利用外围阵地节节阻击。由于守岛部队顽强战斗,节节阻击敌人,国民党军进展缓慢。
在正面抗击敌人的同时,守卫渡口的水兵连展开了反空降战斗。1953年7月16日凌晨,国民党军为配合登岛作战,派伞兵支队在东山岛北部的后林、张家地区上空开始伞降,企图控制八尺门渡口,切断我守岛部队和大陆之间的联系,南北夹击我主阵地。
↓↓↓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我们的水兵连官兵一面调集兵力,保护我们渡口的船只,另一面开始阻击伞兵。坚守八尺门渡口,目的就是要保证我们的增援部队能够平安地过来。敌伞兵还在空中时,就被水兵连打死多人。敌伞兵着陆后,又被水兵连顽强阻击,无法接近渡口。
国民党军见快速消灭守岛解放军的目的没有达到,便对这些高地进行疯狂进攻。坚守高地的守岛部队同突入阵地的敌人肉搏,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防守200高地的是公安第80团1营2连,前身为闽南游击队第2支队。面对三面围攻上来的千余名国民党军,2连官兵毫不畏惧,英勇抗击,以寡敌众。最终,2连坚守高地20多个小时,直至增援部队赶到,将来犯的国民党军全部赶出东山岛,创造了海防战线“顽强守备,积极歼敌”的范例。战后,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东山战斗守备一等功臣连”的荣誉称号。
随着增援部队的陆续抵达并投入战斗,敌我双方的攻防态势出现了逆转,我军向敌军发起猛烈攻击。16日,41军的一个先头团疾速赶至八尺门渡口。17日4时,28军的先头团也开始渡海进岛。
一时间,国民党军反攻为守。看到解放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岛,声势浩大,一直希望再打一个大胜仗回去的胡琏深知无力回天,担心相持下去有被全歼的危险,乃开始作撤退打算。
17日上午,胡琏首先把几十辆坦克撤走,以少数部队向解放军发动佯攻,以掩护大部队撤退。傍晚时分,敌军主力登上舰艇仓皇撤离,而负责阻击的残余部队则被我军“包了饺子”。至此,历经36小时的东山岛保卫战宣告结束。这支所谓的国民党军当中“精锐之中的精锐”,号称“具有较强空降作战以及特种作战能力的精锐部队”溃不成军,我们的解放军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东山岛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更多精彩内容
锁定CCTV-7国防军事频道
《讲武堂》
《乘风破浪》之《东山岛保卫战》
首播时间:周日晚上17:54
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
上午7:58
猜你喜欢
原标题:《东山岛保卫战:揭秘我军海防战线上的经典一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