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为什么被称为“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2025-06-27 21:06:03
3084
公元前221年,历时十年的秦统一战争结束,历时二百五十年的战国时代也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来的诸侯混战局面至此被秦国所终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秦王朝正式诞生,这次的统一是前所未有,中央王朝对于地方的统治能力超越之前任何一个传说中和确实存在的王朝。
秦王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其当时疆域已经东至朝鲜、南据岭南、北达河套地区、西抵青藏高原。因此,作为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王朝的最高掌权者——嬴政,已经对过去秦王的称号感到配不上自己所开创的这番伟业。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发出的一份诏书称自己在消灭六国后,如果今名号不更,就无以称成功,传于世。所以,关于嬴政更换称号的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尊古的传统,因此在议定嬴政新称号的过程中也必须走这一遍个程序。
于是,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和一众博士认为嬴政的功绩是古今罕见的。在太古时代最尊贵的分别是天皇、地皇和泰皇三皇,其中泰皇最贵,因此他们认为凭借嬴政的伟业应该也可以称为‘泰皇’,与之配套的还有,把嬴政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但是自信的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绩远在三皇五帝之上,将“泰皇”去掉一个“泰”字,另外把“帝”字加上,是谓“皇帝”。
至此,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在秦代秦始皇实际上是始皇帝。后人为了方便称呼嬴政,因此加上“秦”的国号,“皇帝”也被简称为“帝”,作为秦朝和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就叫嬴政为“秦始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