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尚红?红色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运用(篇1)
1,汉朝时期红色已经演变成了高贵的象征。
刘邦将红色定为皇家特用颜色,所以皇帝与皇后所穿的服装便以红色为主。龙袍成了红色,士兵们打仗所穿的战袍变成了红色,就连宫门的柱子也被染上了红色。
2,马王堆汉墓是汉朝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前217年-前168年)的墓地,出土的许多文物震惊当今国人,其中的几件汉服更是惊艳到了我们的视觉。世界独一无二,距今2200多年历史。服装界,全球绝品。
红色和土黄色的搭配,已经在当时流行开来。说明红色在当时已经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
3,唐朝的《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画中描写了贵族妇女及其侍女在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唐朝是中国国力鼎盛,辉煌豪气的一个朝代。唐代女性服饰的穿着我们可以从壁画中窥见一斑。短襦长裙是唐代女性服装的最基本形式,到中晚唐至五代,流行大袖衫、诃子裙。图片中所示红色诃子裙,在宫廷生活中,更显女人的娇艳,红润。
4,唐代襦裙配色,红、黄、紫、青是唐代穿搭中最受青睐的颜色,红裙烂漫。
唐代襦裙配色
大袖衫与红色诃子的搭配,
这种穿搭风格一直流行到晚唐。
5,《步辇图》为唐初画家阎立本的绝世代表作品,此为其画作局部,唐太宗周围仕女穿的是红色竖条纹短襦长裙,红色在此画中非常抢眼,说明当时红色也是非常的流行,这距离汉朝时期已经700多年了。短襦长裙都用长而窄的袖,下着长裙,裙腰高系。韩国的民族服装高腰群有点类似唐朝的短襦长裙,这种长裙为唐代女性服饰的最基本形式。
6,《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画面最亮眼的就是贵夫人们的红色服装,和马匹脖子前的红色装饰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7,《簪花仕女图》局部,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红色诃子裙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8,《弈棋仕女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现藏新疆博物馆,在唐代这段时期人物画的特色之一是对女性题材的重视。身着红色衣服和薄纱披肩,面施浓重的腮红,前额描心形花钿,点绛朱唇。画面反映了许多唐代贵族妇女的优沃安逸生活。
9,晚唐女子服饰在《唐人宫乐图》中可以看到。画面描绘了一群宫中女眷围着桌案宴饮行乐的场面,共画十二位人物,其中贵妇十人,一个个高挽发髻,每个人的服装衣衫和丝巾都用红色点缀或者装饰,衣着华丽,姿态雍容,环案而坐,活动内容可分为品茗、奏乐和行酒令三个部分。反映出唐人的审美情趣。
10,五代十国时期服装。承袭唐代妇女服饰,一直流行至五代,图为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女子服饰,依然十分低胸,描述的是贵族家里的演奏乐器娱乐活动。
11,宋朝女子服装由五代十国沿袭,服装款式趋于保守。上图为宋代服装真人展示图,红色襟带起点缀,提神的作用,如果缺了红色,好像会缺了什么似的。
宋朝的女装与传统融合的非常好,比较拘谨、保守,色彩素雅纯朴,没有花里胡哨的大花纹样,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保守风格于是登上历史舞台。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帝王坐像,历朝皇帝皆端坐于单靠背椅上
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界政策的妥协退让,文风盛行,尚武不再。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崇尚简洁朴素。上图为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帝王坐像,历朝皇帝皆端坐于单靠背椅上,一身红袍,袍身简洁朴素清爽。
宋朝普通贵族或官员家的男女服装。红色非常显眼,一看便知。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裰」的对襟 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 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皇帝朝服,脖子挂方心曲,圆领,宽袖,正红色,代表权威。一身红袍,袍身简洁朴素清爽。与后世明清的服装繁琐工艺简直没办法去比较。因为宋代贵族的服装本身就是素雅清爽。
----本文完---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