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
台灣成功的防疫形象與口罩外交,已成為台灣口罩最強的行銷利器。
(資料照)
記者陳柔蓁/專題報導
疫情肆虐,百業待舉,口罩業一枝獨秀,尤其台灣口罩存量充裕、高達2億片,因此政府開放口罩6月起回歸市場機制,除定額徵用外的數量可以開放出口。而在開放自由買賣後,台灣口罩好賣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Made in Taiwan成行銷利器不織布公會理事長、友麗工業總經理陳世中指出,「現在口罩不論什麼顏色、是豹紋或迷彩,都比不上口罩上印著一排『Made in Taiwan』來得好賣」,因為台灣成功的防疫形象與口罩外交,已成為台灣口罩最強的行銷利器。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製的口罩世界有名,又因中國製的口罩品質落差大,台灣口罩在國際需求量大增,「甚至來自美國軍方的訂單,都要求完全不能有中國元素。即使是小小一條耳帶,都要是台灣製造。」每一片台灣出口的口罩,都有標準局普查,進行嚴格的品質把關。
口罩廠訂單 能見度達1-3個月陳世中分析,國內口罩工廠在疫情中擴增產能好幾倍,從日產能188萬片大增到2,000萬片,目前因全球疫情還沒完全穩定下來,口罩公司應接不暇,每家公司訂單能見度平均都有1-3個月、國外一次來下上千萬片的訂單都有;為了協助廠商搶訂單,公會與經濟部、外貿協會已經超前部署,輔導廠商外銷。
陳世中說:「疫情和緩,但口罩需求仍大,因解封之後,原本在家不用戴口罩,出來工作反而需要戴,國外歐、美疫情未緩解,中南美洲、俄羅斯確診數越來越多,印度、東南亞確診人數也不在少數,所以海外市場需求不錯,目前公會積極幫廠商拿認證,找貿易商往海外拓銷。
陳世中鼓勵廠商打團體戰,一起集合接單,政府也會輔導取得認證,甚至之後與外國針對口罩這類個人防疫用品(PPE)討論優惠招商措施,目前得知德、英、北歐、部分新南向國家要開始建立在地化的PPE供應鏈,或許台商可先前往卡位,之後讓台灣廠商把自購的口罩機帶出國生產。
外銷歐美 每片單價9元陳世中說,現在口罩出口價格比內銷好,甚至付款條件是買方先匯5成現金、拿到貨之後要立刻匯剩下的5成。其中外銷歐、美的單價高,一片口罩出口價約0.3美元(約新台幣9元),但需要已符合美國FDA、歐盟CE認證才可以外銷,因此能搶到這部份商機的口罩公司不多。出口韓國、日本則是一片約新台幣3、4元。外銷到印度與東南亞國家則是一片新台幣2、3元。
回到國內市場,各大超商、量販通路、網購平台,接連祭出口罩促銷,但一下就售罄,現在傳出到藥局買不到口罩;業內人士透露,因為民眾現在都想一次買一整盒,所以一進貨就被掃光;藥局的點比較零散,不像量販店一次購買幾十萬盒直接進到中央倉儲,形成鋪貨的弱勢。
國內終端售價 通路商決定事實上,現在市面上口罩的價格,很大部分由通路商決定,疫情期間口罩業交給政府每片2.7元,現在賣通路業者每片僅有2~2.5元,終端售價由通路決定。所以跟疫情期間相比,口罩廠內銷能賺的利潤反而比較少、若能順利出口到歐美,利潤比較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