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的手工制作 /蔡炯
布鞋的手工制作
文/蔡炯(江苏海门)
旧时人们脚上穿的布鞋纯是手工制作,那功夫可是够深的,工序可是够多的,每双鞋子都浸透着妇女们的辛苦汗水。
制作布鞋,有好几道工序:一是备衬子,二是煎鞋底、鞋帮,三是将衬子毛边用滚条滚边,四是做鞋帮,五是纳鞋底,六是上鞋帮,七是用楦头楦鞋子。
首先说备衬子。一般选用一些穿着已经旧得不能再穿的衣裳,或者旧被单做衬子布的料,为什么选用旧棉布,原来手工做鞋,鞋底布越旧越好,越旧就越柔软。如用旧衣裳布料,则须把旧衣裳的缝头剪掉。备衬子有两种:一种是备鞋底衬子,鞋底衬子要用四层布,每层布都得用浆糊涂满。调的浆糊,一般用干面,调的浆糊上面漂上点油,是为了将来做好的鞋底好纳,浆糊糊度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要适度。找一块平整的木板,先铺一层报纸,洒浆糊要均匀,铺一层布,再洒一层浆糊,再铺一层布,再洒一层浆糊,一共铺四层布,每铺一层布,撒上浆糊,要用手抹匀抹透,再盖一层布,最后用手拍拍,让浆糊浸透布,没浸透的地方用浆糊补上,要让每一层布都平展,不能有褶皱。这样把四层布用浆糊粘贴成一整块,然后平整地贴在台子或者门板等上面,把台子或者门板等放置到屋外的太阳底下晒,晒完正面,再晒反面,太阳比较强烈的时候,一般晒上一两天,衬子布就晒干了,就把它从台子或者门板等上面揭下来,鞋底的衬子就备好了。另一种是鞋帮衬子,只用单层布,将单层布均匀地涂了浆糊,贴在墙壁上、旧门板上,在太阳下晒干,撕下来,就是鞋帮衬子布了。
二是煎鞋底、鞋帮。鞋底、鞋帮都是有鞋样的,鞋样一般是根据人的脚的大小尺码不同,用较厚的纸张剪成的,妇女们大多把鞋样夹在旧书上面,要用时就找出来,煎鞋底、鞋帮时,就把鞋样放置在衬布上,依样画葫芦地依着鞋样,用剪刀煎出来。先找合适的鞋样,第一个鞋底布剪好了,就剪另一只脚的鞋底布,左右脚的鞋底布都剪好了,为了防止搞乱,就将剪出的鞋底一双对双地订在一起。
三是将衬子毛边用滚条滚边。那时供销社专门有滚条卖,一尺滚条大约要三四元钱,将滚条夹裹着鞋帮布的毛边,用针线缝过去,使得毛边藏在里面,外面变成光滑的边。
四是做鞋帮,接着依照鞋帮样将鞋帮衬子剪成鞋帮,鞋帮要用三层布制作,外表那层就像人面孔,总是要让人看的,必须要用新的较好的布料,鞋帮夹里要用新的比较柔软的布料,中间一层是单层的衬子布,将外层布与夹里布包着中间衬子布,用针线一针一线地滚边。
五是纳鞋底。纳鞋底,又叫扎鞋底。鞋底要用四层布做成的衬子布纳,里面两层用滚过边的衬子布,外边两层用毛边的衬子布,扎鞋底时,将外边两层边上的布包住里边两层的滚过边的衬子布,然后用针从边上开始,一针针地扎过去,扎鞋底时,妇女们往往手指上戴有针窠子,针窠子上有许多针眼似的小小凹槽,用于将针顶过鞋底去。一双鞋底可谓是千针万线,鞋底扎过去的针眼要整齐均匀美观,更有心灵手巧的女子在鞋底上用不同颜色的鞋底线纳上漂亮的字或者画。
六是上鞋帮。这是制作成鞋子的最后一道工作,它是让鞋底与鞋帮合二为一,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也就是一针一线地将鞋帮扎到鞋底上。这不但需要细心、耐心,还得有手劲。少一点劲就不能将针准确地扎穿过鞋底与鞋帮。
七是用楦头楦鞋子。楦头为木头制作的各种尺码的脚的模样,让楦头塞进新做成的鞋子里,为了让鞋子里面整成一个适合人的脚塞进去的空间,也为了使得鞋子外表显得饱满布面平整无褶皱。
展开全文
我小时候常常穿母亲做的布鞋,结婚后常常穿妻子做的布鞋。我穿过的每双手工布鞋,都渗透着母亲和妻子对我的深情。现在想来,手工制作的布鞋做工精细,经久耐穿,经济实用,而且绿色环保,洁净舒适。现在穿不上手工制作的布鞋了,让我对手工布鞋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蔡炯,江苏省海门市人,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中文本科毕业,曾被评为县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中学高级教师,环球出版社编审、《当代作家报》顾问编委、盛京文学网官网烟雨旧事文学社小说副主编,清风笺文学网编辑。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作家会员,发表中短篇小说70余篇,小小说80余篇,还发表了许多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出版了小说集《冰雪消融》、文学作品集《扬帆——蔡炯文学作品精选》。此外,还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海门日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曾获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颁发的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全国征文评比一等奖、全国首届雁鸣湖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当代文学作品大创作”金奖、全国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全国“春笋杯”小小说大奖赛二等奖、全国“浪人杯”征文比赛二等奖、全国“当代文学作品大创作征文比赛”二等奖、“抒写世纪光辉”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烟雨旧事文学社全国国庆征文大赛二等奖、全国“江海杯”征文比赛三等奖,自1995年以来连续获海门市文艺创作成果奖,其中获一等奖10多次,在2014、2015、2016连续三年获得海门市廉政文艺创作的二等奖、优秀奖、三等奖,在2014、2015连续两年获得南通市读书征文三等奖、二等奖,获得2017年南通市廉政文学作品大赛小说类二等奖,南通市“体验亚萍征文”一等奖、还多次获得过市文明办、海门日报社、市老干部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管局、市科协、市公安局等主办的各种征文奖。被《文艺报》“艺术人生”编辑部评为 “人民艺术家”,传略入选《新世纪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新时期文艺三十年·艺缘群英谱》、《新中国60年诗典》、《中国文化传承人物志》、《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发展概览》等大典。
编辑:张恩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